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7 分钟全面了解位运算

蔚1 发布时间:2019-08-09 23:30:53 ,浏览量:3

位运算是我们在编程中常会遇到的操作,但仍然有很多开发者并不了解位运算,这就导致在遇到位运算时会“打退堂鼓”。实际上,位运算并没有那么复杂,只要我们了解其运算基础和运算符的运算规则,就能够掌握位运算的知识。

本篇 Chat,你将收获如下知识:

  • 位运算的基础:二进制和补码
  • 运算符介绍
  • 按位与
  • 按位或
  • 按位异或
  • 左移动运算
  • 右移运算
  • 按位取反
  • 位运算的应用

适合人群:所有领域的开发者

位运算是我们在编程中常会遇到的操作,但仍然有很多开发者并不了解位运算,这就导致在遇到位运算时会“打退堂鼓”。实际上,位运算并没有那么复杂,只要我们了解其运算基础和运算符的运算规则,就能够掌握位运算的知识。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位运算的相关知识。

程序中的数在计算机内存中都是以二进制的形式存在的,位运算就是直接对整数在内存中对应的二进制位进行操作。

注意:本文只讨论整数运算,小数运算不在本文研究之列

位运算的基础

我们常用的 35 等数字是十进制表示,而位运算的基础是二进制。即人类采用十进制,机器采用的是二进制,要深入了解位运算,就需要了解十进制和二进制的转换方法和对应关系。

二进制

十进制转二进制时,采用“除 2 取余,逆序排列”法:

  1. 用 2 整除十进制数,得到商和余数;
  2. 再用 2 整除商,得到新的商和余数;
  3. 重复第 1 和第 2 步,直到商为 0;
  4. 将先得到的余数作为二进制数的高位,后得到的余数作为二进制数的低位,依次排序;

排序结果就是该十进制数的二进制表示。例如十进制数 101 转换为二进制数的计算过程如下:

101 % 2 = 50 余 150 % 2 = 25 余 025 % 2 = 12 余 112 % 2 = 6 余 06 % 2 = 3 余 03 % 2 = 1 余 11 % 2 = 0 余 1

逆序排列即二进制中的从高位到低位排序,得到 7 位二进制数为 1100101,如果要转换为 8 位二进制数,就需要在最高位补 0。即十进制数的 8 位二进制数为 01100101

其完整过程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有网友整理了常见的进制与 ASCII 码对照表,表内容如下:

ASCII 控制字符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ASCII 可显示字符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补码

现在,我们已经了解到二进制与十进制的换算方法,并拥有了进制对照表。但在开始学习位运算符之前,我们还需要了解补码的知识。

数值有正负之分,那么仅有 01 的二进制如何表示正负呢?

人们设定,二进制中最高位为 0 代表正,为 1 则代表负。例如 0000 1100 对应的十进制为 12,而 1000 1100 对应的十进制为 -12。这种表示被称作原码。但新的问题出现了,原本二进制的最高位始终为 0,为了表示正负又多出了 1,在执行运算时就会出错。举个例子,1 + (-2) 的二进制运算如下:

0000 0001 + 1000 0010 = 1000 0011= -3 

这显然是有问题的,问题就处在这个代表正负的最高位。接着,人们又弄出了反码(二进制各位置的 01 互换,例如 0000 1100 的反码为 1111 0011)。此时,运算就会变成这样:

0000 0001 + 1111 1101= 1111 1110# 在转换成十进制前,需要再次反码= 1000 0001 = -1

这次好像正确了。但它仍然有例外,我们来看一下 1 + (-1)

0000 0001 + 1111 + 1110= 1111 1111= 1000 0000= -0

零是没有正负之分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搞出了补码的概念。补码是为了让负数变成能够加的正数,所以 负数的补码= 负数的绝对值取反 + 1,例如 -1 的补码为:

-1 的绝对值 1= 0000 0001 # 1 的二进制原码= 1111 1110 # 原码取反= 1111 1111 # +1 后得到补码

-1 补码推导的完整过程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反过来,由补码推导原码的过程为 原码 = 补码 - 1,再求反。要注意的是,反码过程中,最高位的值不变,这样才能够保证结果的正负不会出错。例如 1 + (-6)1 + (-9) 的运算过程如下:

# 1 的补码 + -6 的补码0000 0001 + 1111 1010= 1111 1011 # 补码运算结果= 1111 1010 # 对补码减 1,得到反码= 1000 0101 # 反码取反,得到原码= -5 # 对应的十进制
# 1 的补码 + -9 的补码0000 0001 + 1111 0111= 1111 1000 # 补码运算结果= 1111 0111 # 对补码减 1,得到反码= 1000 1000 # 反码取反,得到原码= -8 # 对应的十进制

要注意的是,正数的补码与原码相同,不需要额外运算。也可以说,补码的出现就是为了解决负数运算时的符号问题。

人生苦短 我用 Python。

崔庆才|静觅 邀请你关注微信公众号:进击的Coder

运算符介绍

位运算分为 6 种,它们是:

名称符号按位与&按位或\按位异或^按位取反~左移运算 按位与

按位与运算将参与运算的两数对应的二进制位相与,当对应的二进制位均为 1 时,结果位为 1,否则结果位为 0。按位与运算的运算符为 &,参与运算的数以补码方式出现。举个例子,将数字 5 和数字 8 进行按位与运算,其实是将数字 5 对应的二进制 0000 0101 和数字 8 对应的二进制 0000 1000 进行按位与运算,即:

0000 0101&0000 1000

根据按位与的规则,将各个位置的数进行比对。运算过程如下:

0000 0101&0000 1000---- ----0000 0000

由于它们对应位置中没有“均为 1 ”的情况,所以得到的结果是 0000 0000。数字 58 按位与运算的完整过程如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将结果换算成十进制,得到 0,即 5&8 = 0

按位或

按位或运算将参与运算的两数对应的二进制位相或,只要对应的二进制位中有 1,结果位为 1,否则结果位为 0。按位或运算的运算符为 |,参与运算的数以补码方式出现。举个例子,将数字 3 和数字 7 进行按位或运算,其实是将数字 3 对应的二进制 0000 0011和数字 7 对应的二进制 0000 0111 进行按位或运算,即:

0000 0011|0000 0111

根据按位或的规则,将各个位置的数进行比对。运算过程如下:

0000 0011|0000 0111---- ----0000 0111

最终得到的结果为 0000 0111。将结果换算成十进制,得到 7,即 3|7 = 7

按位异或

按位异或运算将参与运算的两数对应的二进制位相异或,当对应的二进制位值不同时,结果位为 1,否则结果位为 0。按位异或的运算符为 ^,参与运算的数以补码方式出现。举个例子,将数字 12 和数字 7 进行按位异或运算,其实是将数字 12 对应的二进制 0000 1100 和数字 7 对应的二进制 0000 0111 进行按位异或运算,即:

0000 1100^0000 0111

根据按位异或的规则,将各个位置的数进行比对。运算过程如下:

0000 1100^0000 0111---- ----0000 1011

最终得到的结果为 0000 1011。将结果换算成十进制,得到 11,即 12^7 = 11

按位取反

按位取反运算将二进制数的每一个位上面的 0 换成 11 换成 0。按位取反的运算符为 ~,参与运算的数以补码方式出现。举个例子,对数字 9 进行按位取反运算,其实是将数字 9 对应的二进制 0000 1001 进行按位取反运算,即:

~0000 1001= 0000 1001 # 补码,正数补码即原码= 1111 1010 # 取反= -10

最终得到的结果为 -10。再来看一个例子,-20 按位取反的过程如下:

~0001 0100= 1110 1100 # 补码= 0001 0011 # 取反= 19

最终得到的结果为 19。我们从示例中找到了规律,按位取反的结果用数学公式表示:$$~x = -(x + 1)$$我们可以将其套用在 9-20 上:

~9 = -(9 + 1) = -10~(-20) = -((-20) + 1) = 19

这个规律也可以作用于数字 0 上,即 ~0 = -(0 + 1) = -1

左移运算

左移运算将数对应的二进位全部向左移动若干位,高位丢弃,低位补 0。左移运算的运算符为 > 4= 0000 0101 # 正数补0,负数补1 = 5

最终结果为 5。这等效于:$$80 \div (2)^4$$也就是说,右移运算的规律为:$$x >> n = x \div (2) ^ n$$要注意的是,不能整除时,取整数。这中除法取整的规则类似于 PYTHON 语言中的地板除。

超酷人生 我用 Rust

韦世东|奎因 邀请你关注微信公众号:Rust之禅

位运算的应用

在掌握了位运算的知识后,我们可以在开发中尝试使用它。坊间一直流传着位运算的效率高,速度快,但从未见过文献证明,所以本文不讨论效率和速度的问题。如果正在阅读文章的你有相关文献,请留言告知,谢谢。

判断数字奇偶

通常,我们会通过取余来判断数字是奇数还是偶数。例如判断 101 的奇偶用的方法是:

# pythonif 101 % 2:    print('偶数')else:    print('奇数')

我们也可以通过位运算中的按位与来实现奇偶判断,例如:

# pythonif 101 & 1:    print('奇数')else:    print('偶数')

这是因为奇数的二进制最低位始终为 1,而偶数的二进制最低为始终为 0。所以,无论任何奇数与 10000 0001 相与得到的都是 1,任何偶数与其相与得到的都是 0

变量交换

在 C 语言中,两个变量的交换必须通过第三个变量来实现。伪代码如下:

# 伪代码a = 3, b = 5c = aa = bb = a--------a = 5, b = 3

在 PYTHON 语言中并没有这么麻烦,可以直接交换。对应的 PYTHON 代码如下:

# pythona, b = 3, 5a, b = b, aprint(a, b)

代码运行结果为 5 3。但大部分编程语言都不支持 PYTHON 这种写法,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位运算中的按位异或来实现变量的交换。对应的伪代码如下:

# 伪代码a = 3, b = 5a = a ^ bb = a ^ ba = a ^ b

最后,a = 5, b = 3。我们可以用 C 语言和 PYTHON 语言进行验证,对应的 PYTHON 代码如下:

# pythona, b = 3, 5a = a ^ bb = a ^ ba = a ^ bprint(a, b)

代码运行结果为 5 3,说明变量交换成功。对应的 C 代码如下:

#includevoid main(){    int a = 3, b = 5;    printf("交换前:a=%d , b=%d\n",a,b);    a = a^b;    b = a^b;    a = a^b;    printf("交换后:a=%d , b=%d\n",a, b);           } 

代码运行结果如下:

交换前:a=3 , b=5交换后:a=5 , b=3

这说明变量交换成功。

求 x 与 2 的 n 次方乘积

设一个数为 x,求 x2n 次方乘积。这用数学来计算都是非常简单的:$$x * (2) ^ n$$在位运算中,要实现这个需求只需要用到左移运算,即 x > k & 1。我们可以用 PYTHON 代码进行验证:

# pythonx = 5  # 0000 0101for i in range(8):    print(x >> i & 1)

代码运行结果如下:

10100000

这说明位运算的算法是正确的,可以满足我们的需求。

判断赋值

if a == x:    x = belse:    x = a

等效于 x = a ^ b ^ x。我们可以通过 PYTHON 代码来验证:

# pythona, b, x = 6, 9, 6if a == x:    x = belse:    x = aprint(a, b, x)

代码运行结果为 699,与之等效的代码如下:

# pythona, b, x = 6, 9, 6x = a ^ b ^ xprint(a, b, x)

这样就省去了 if else 的判断语句。

代替地板除

二分查找是最常用的算法之一,但它有一定的前提条件:二分查找的目标必须采用顺序存储结构,且元素有序排列。例如 PYTHON 中的有序列表。二分查找的最优复杂度为 O(1),最差时间复杂度为 O(log n)。举个例子,假设我们需要从列表 [1, 3, 5, 6, 7, 8, 12, 22, 23, 43, 65, 76, 90, 543] 中找到指定元素的下标,对应的 PYTHON 代码如下:

# pythondef search(lis: list, x: int) -> int:    """非递归二分查找    返回指定元素在列表中的索引    -1 代表不存在"""    mix_index = 0    max_index = len(lis) - 1    while mix_index  x:            max_index = max_index - 1        else:            return midpoint    return -1lists = [1, 3, 5, 6, 7, 8, 12, 22, 23, 43, 65, 76, 90, 543]res = search(lists, 76)print(res)

在取列表中间值时使用的语句是 midpoint = (mix_index + max_index) // 2,即地板除,我们可以将其替换为 midpoint = (mix_index + max_index) >> 1 最终得到的结果是相同的。这是因为左移 1位 等效于乘以 2,而右移 1 位等效于除以 2。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此处不再赘述。

至此,我们已经对位运算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你在工作中使用位运算。更多 Saoperation 和知识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本文首发于 GitChat,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需与 GitChat 联系。

阅读全文: http://gitbook.cn/gitchat/activity/5d4d6d8f6f29256fa317e946

您还可以下载 CSDN 旗下精品原创内容社区 GitChat App ,阅读更多 GitChat 专享技术内容哦。

FtooAtPSkEJwnW-9xkCLqSTRpBKX

关注
打赏
1688896170
查看更多评论

蔚1

暂无认证

  • 3浏览

    0关注

    4645博文

    0收益

  • 0浏览

    0点赞

    0打赏

    0留言

私信
关注
热门博文
立即登录/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0.098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