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算法

决胜经典算法之冒泡排序

蔚1 发布时间:2019-09-16 23:30:28 ,浏览量:2

本场Chat是《决胜经典算法》系列的首场,也是众多经典算法里较为简单的一个。本系列将包含如排序、查找、深度优先/广度优先搜索等等经典算法。仅仅排序部分就包含了10种经典的排序算法,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后续逐个给大家分享。通过本场Chat,您将得到如下内容:

  1. 冒泡排序法的原理;
  2. 动图演示冒泡排序的整个流程;
  3. 冒泡排序算法的流程图;
  4. 冒泡排序法的伪代码实现;
  5. 使用Java编程语言实现冒泡排序法;
  6. 课后思考题。

本篇是《决胜经典算法》系列文章的第一篇,作为开篇,先向各位读者说明一下本系列的几个“原则”。

  1. 由浅入深:刚一开始将会分享很易懂、易于理解的算法。比如本文讲述的冒泡排序法就可以称得上是最为简单的算法了;
  2. 思路优先,代码为辅:对于任何一种算法,可以说思路是最重要的。有了思路,相当于成功了一半。另外,虽然不同的程序语言的语法等有所差异,但解题思路是大体一致的。因此,在摆出实际代码前,会详细地说明解题思路;
  3. 更易理解的图示:本系列文章会尽可能地多采用图示甚至动图来解释算法中的每一步,让读者理解起来更加直观。

第一部分,我们来聊一聊排序。单说排序算法,有近十种。不同的算法对应不同的应用场景(有关不同排序算法的性能比较,将在完整介绍完 10 种排序算法后统一说明)。闲话少说,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第一种排序算法,也是本系列中最为简单的一种算法——冒泡排序法。

问题挑战

现有如下数字:3,44,38,5,47,15,36,26,27,2,46,4,19,50,48一共 15 个数字,请将其从小到大依次排列。

算法解析

所谓“冒泡排序”,可以从名称上理解。“冒泡”实际上就是指把值更大的元素放到数列的后面来(如果是从大到小排列,则反之),好像是这个元素“浮”了过来。我们先来大致地看下面的动图,感受一下冒泡排序的运行过程:冒泡排序全过程

怎么样?有没有感觉到一个个值更大的元素一点点地“冒泡”到了右端?是不是有点眼花缭乱?别着急,下面我们逐步拆解。

详细步骤

我们来看一下冒泡排序的详细步骤:

  1. 比较相邻的元素。如果第一个比第二个大,就交换他们两个。
  2. 对每一对相邻元素做同样的工作,从开始第一对到结尾的最后一对。在这一点,最后的元素应该会是最大的数。
  3. 针对所有的元素重复以上的步骤,除了最后一个。
  4. 持续每次对越来越少的元素重复上面的步骤,直到没有任何一对数字需要比较。

冒泡排序流程图

伪代码

有了详细步骤,我们就可以使用伪代码实现了,参考下面的伪代码:

BubbleSort(input ele[],input length)      for i             
关注
打赏
1688896170
查看更多评论
0.089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