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android

Android 开发中的架构模式 -- MVC / MVP / MVVM

蔚1 发布时间:2019-09-22 23:31:18 ,浏览量:3

详细解读 Android 开发中常用的架构模式,MVC / MVP / MVVM

看完本文可以达到:

  1. 了解如何分析一个架构模式
  2. 掌握 MVC,MVP,MVVM 架构定义和实现

适合人群:对 MVC / MVP / MVVM 感兴趣或者有混淆的同学们

预备知识
  1. 了解 Android 基本开发
看完本文可以达到什么程度
  1. 了解如何分析一个架构模式
  2. 掌握 MVC,MVP,MVVM 架构定义和实现
阅读前准备工作
  1. clone CommonTec 项目,其中 architecture 模块是本文架构模式的对应的示例代码
文章概览

summary

什么是架构

关于架构的定义,其实在很多书籍和文章中都是不同的,很难做一个统一。

在维基百科里是这样定义的:

软件架构是一个系统的草图。软件架构描述的对象是直接构成系统的抽象组件。各个组件之间的连接则明确和相对细致地描述组件之间的通讯。在实现阶段,这些抽象组件被细化为实际的组件,比如具体某个类或者对象。

在 IEEE 软件工程标准词汇中是这样定义的:

架构是以组件、组件之间的关系、组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为内容的某一系统的基本组织结构,以及指导上述内容设计与演化的原理。

关于更多的定义,推荐阅读《软件架构设计:程序员向架构师转型必备》第二章。

在看过茫茫多的架构定义以后,我理解的架构是这样的:

  1. 为了解决特定的问题而提出
  2. 按照特定的原则将系统整体进行模块/组件/角色的划分
  3. 建立模块/组件/角色间的沟通机制

具体解释一下,首先是要有特定的问题,没有问题空谈架构,仿佛是空中楼阁,没有实用价值,而对应到不同的问题,会有不同的解决方式。其次是模块的划分要根据特定的原则,没有原则随意划分,也就无从去评估一个架构的好坏。最后就是模块间的通信机制,让系统成为一个整体。

最后,架构模式,其实更多的是一种思想,一种规则,往往一种架构模式可能会有不同的实现方式,而实现方式之间,只有合适与否,并没有对错之分。

如何分析一种架构模式

上面我们介绍了架构的定义,根据这个定义,我们在后面分析架构模式的时候,也会从这三方面进行。

  1. 架构解决了什么问题知道了架构模式要解决的问题,我们才能针对性的去看,去想其解决方法是否得当,是否合适。
  2. 架构模式是如何划分角色的架构中最重要的就是角色 / 模块的划分,理解了架构模式中的角色划分,才能更好的理解其结构。
  3. 角色间是如何通信的角色间的通信也是重要的。相同的角色划分,采用不同的通信方式,往往就构成了不同的架构模式。角色间通信我们可以理解为数据的流向。在 Android 开发中,通信中的数据可以理解为两种,一种是数据结构,也就是网络请求,本地存储等通信使用的 JavaBean,另一种是事件,也就是控件产生的动作,包括触摸,点击,滑动等等。我们在通信过程中,也主要关注这两种数据。
常见的架构模式有哪些

对于我们 Android 开发者来说,常见的架构模式基本上就是 MVC,MVP,MVVM,这三种也是开发 GUI 应用程序常见的模式。

除此之外还有 分层模式,客户端-服务器模式(CS 模式),主从模式,管道过滤器模式,事件总线模式 等等。

这篇文章还是具体分析 MVC,MVP,MVVM 这三种架构模式。

不使用架构之前 App 是怎么开发的

我们在了解架构的定义以后,可能会想,为什么要用这些架构模式呢?在我们不了解这些模式之前,也是一样的开发。类似设计模式,其实架构模式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应用软件开发出来,而是让结构更清晰,分工更明确,扩展更方便等等。

我们可以看看,在不使用架构模式之前我们是怎么开发的。

举个简单的栗子,我们界面上有 EditText,TextView,Button 三个控件,要实现的功能也比较简单:

  1. EditText 接受用户输入的内容
  2. 处理用户输入的数据
  3. 数据处理后输出到 TextView 中
  4. 点击 Button 清空用户的输入

界面如下:pro

我们看看不使用架构模式是怎么开发的,也就是我们一般常用的开发方式:

首先在 xml 设计界面

                

在 Activity / Fragment 中获取 View,进行事件监听

通过 View 事件获取数据后进行处理

设置处理后的数据给 View代码如下:

class NormalFragment : Fragment() {    companion object {        fun newInstance(): Fragment {            return NormalFragment()        }    }    private val handler: Handler = Handler()    override fun onCreateView(inflater: LayoutInflater, container: ViewGroup?, savedInstanceState: Bundle?): View? {        return inflater.inflate(R.layout.architecture, container, false)    }    override fun onViewCreated(view: View, savedInstanceState: Bundle?) {        super.onViewCreated(view, savedInstanceState)        titleText.text = "NORMAL"        edit.addTextChangedListener(object : TextWatcher {            override fun afterTextChanged(s: Editable?) {                handleData(s.toString())            }            override fun beforeTextChanged(s: CharSequence?, start: Int, count: Int, after: Int) {            }            override fun onTextChanged(s: CharSequence?, start: Int, before: Int, count: Int) {            }        })        clearText.setOnClickListener {            edit.setText("")        }    }    // 数据的处理,真实情况下可能是网络请求,磁盘存取,大量计算逻辑等等    private fun handleData(data: String) {        if (TextUtils.isEmpty(data)) {            msgText.text = "default msg"            return        }        msgText.text = "handle data ..."        handler.removeCallbacksAndMessages(null)        // 延迟来模拟网络或者磁盘操作        handler.postDelayed({            msgText.text = "handled data: $data"        }, 3000)    }}

默认开发方式的缺点:我们来分析一下上面的代码,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处理逻辑都集中在了 Activity / Fragment 中,不管是对 View 的操作,还是对数据的处理。带来的问题就是 Activity / Fragment 中逻辑臃肿,后续扩展牵一发而动全身。而且职责划分不清晰,给后续维护也带来了困难。

既然如此,我们看看使用架构模式改造后是什么样子的。

MVC 架构 5.1 模式介绍

其实关于 MVC 架构,在不同的框架里,实现会有些差别,这也正说明了架构是一种思想。我们这里选用一种比较主流的实现。mvc

1. 解决什么问题

我们可以看到,上面不使用架构进行开发,带来的问题是 Activity / Fragment 逻辑臃肿,不利于扩展。所以 MVC 就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控制逻辑,数据处理逻辑和界面交互耦合。这里先插一个题外话,其实我们作为程序员,写代码不仅要实现需求,还要让代码易读,易扩展。这一点,往往也能体现功力,并不是说使用了各种奇技淫巧才是大神。不知道大家是否有接触过 Java Swing 桌面应用开发,在 Java Swing 中,界面 / 控件的设置,也是用 Java 代码来实现的,如果不采用架构,最后的结果就是控制逻辑,数据处理以及页面展示的代码都集中在一个类中,读者朋友们可以想象一下,这样的代码简直是难以维护。

2. 如何划分角色

为了解决上面的问题,MVC 架构里,将逻辑,数据,界面的处理划分为三个部分,模型(Model)-视图(View)-控制器(Controller)。各个部分的功能如下:

  • Model 模型,负责数据的加载和存储。
  • View 视图,负责界面的展示。
  • Controller 控制器,负责逻辑控制。
3. 如何通信(数据的流向)

我们再看看三者之间是怎么通信的。在介绍通信之前,我们先解释一下通信中的数据是什么。其实在 Android 开发中,通信数据可以理解为两种,一种是数据结构,也就是网络请求,本地存储等通信使用的 JavaBean,另一种是事件,也就是控件产生的动作,包括触摸,点击,滑动等等。我们在通信过程中,也主要关注这两种数据。在 MVC 架构中,View 产生事件,通知到 Controller,Controller 中进行一系列逻辑处理,之后通知给 Model 去更新数据,Model 更新数据后,再将数据结构通知给 View 去更新界面。这就是一个完整 MVC 的数据流向。

5.2 在 Android 中的具体实现

理解了 MVC 模式,我们看看其具体实现。其实在 Android 开发中,其本身默认可以理解为 MVC 结构,把 View 放在 xml 中与 Java 代码解耦,然后 Activity / Fragment 充当 Controller 进行逻辑控制,但是 Android 本身并没有对 Model 进行划分,所以往往我们会让 Activity / Fragment 充当 Model 和 Controller 两个角色。而且往往 xml 中的 View 操作也是在 Activity / Fragment 中,导致有时候 Activity / Fragment 也会充当一些 View 的角色。所以我们在具体实现过程中,要把职责划分清楚,这里我们让 Fragment 充当 View 的角色,把 Model 和 Controller 的逻辑划分清楚。我们先定义三个接口如下:

// 数据模型接口,定义了数据模型的操作interface IModel {    fun setView(view: IView)    // 数据模型处理输入的数据    fun handleData(data: String)    // 清空数据    fun clearData()}// 视图接口,定义视图的操作interface IView {    fun setController(controller: IController)    // 数据处理中状态    fun dataHanding()    // 数据处理完成,更新界面    fun onDataHandled(data: String)}// 控制器接口,定义控制器的逻辑interface IController {    fun setModel(model: IModel)    // EditText 数据变化,通知控制器    fun onDataChanged(data: String)    // 清空按钮点击事件    fun clearData()}

上面三个接口分别定义了 Model,View,Controller 的操作。有一点注意的是,根据 MVC 的通信流程,View 需要持有 Controller,Controller 需要持有 Model,Model 需要持有 View,所以需要暴露相应的接口。下面我们看看具体的实现:

  • Model 的实现

Model 中对数据的处理是添加了 "handled data: " 前缀,并增加了 3 秒的延迟。

class HandleModel : IModel {    private var view: IView? = null    private val handler: Handler = Handler(Looper.getMainLooper())    override fun setView(view: IView) {        this.view = view    }    // 接受到数据后,进行处理,这里设置了 3 秒的延迟,模拟网络请求处理数据的操作    override fun handleData(data: String) {        if (TextUtils.isEmpty(data)) {            return        }        view?.dataHanding()        handler.removeCallbacksAndMessages(null)        // 延迟来模拟网络或者磁盘操作        handler.postDelayed({            // 数据处理完成,通知 View 更新界面            view?.onDataHandled("handled data: $data")        }, 3000)    }    // 接收到清空数据的事件,直接清空数据    override fun clearData() {        handler.removeCallbacksAndMessages(null)        // 数据清空后,通知 View 更新界面        view?.onDataHandled("")    }}
  • Controller 的实现

Controller 的实现比较简单,将操作直接转发给 Model,实际上,对于复杂的业务场景,这里要处理很多业务逻辑。

class HandleController : IController {    private var model: IModel? = null    override fun onDataChanged(data: String) {        model?.handleData(data)    }    override fun clearData() {        model?.clearData()    }    override fun setModel(model: IModel) {    }}
  • View 的实现

这里 Fragment 充当了 View 的角色,主要负责将 View 的事件传递给 Controller,以及接受到 Model 的数据进行界面更新。

class MVCFragment : Fragment(), IView {    companion object {        fun newInstance(): Fragment {            return MVCFragment()        }    }    private val model: IModel = HandleModel()    private var controller: IController = HandleController()    override fun onCreateView(inflater: LayoutInflater, container: ViewGroup?, savedInstanceState: Bundle?): View? {        return inflater.inflate(R.layout.architecture, container, false)    }    override fun onViewCreated(view: View, savedInstanceState: Bundle?) {        super.onViewCreated(view, savedInstanceState)        setController(controller)        model.setView(this)        titleText.text = "MVC"        edit.addTextChangedListener(object : TextWatcher {            override fun afterTextChanged(s: Editable?) {                // 通知 Controller 输入的数据产生变化                controller?.onDataChanged(s.toString())            }            override fun beforeTextChanged(s: CharSequence?, start: Int, count: Int, after: Int) {            }            override fun onTextChanged(s: CharSequence?, start: Int, before: Int, count: Int) {            }        })        clearText.setOnClickListener {            // 通知 Controller 清空数据事件            controller?.clearData()        }    }    // Model 数据变化,进行界面更新    override fun onDataHandled(data: String) {        if (TextUtils.isEmpty(data)) {            edit.setText("")            msgText.text = "default msg"        } else {            msgText.text = data        }    }    // Model 数据变化,进行界面更新    override fun dataHanding() {        msgText.text = "handle data ..."    }    override fun setController(controller: IController) {        this.controller = controller    }}

这样我们就实现了一个简单的 MVC 结构。

5.3 MVC 架构模式的优缺点

优点:

  1. 结构清晰,职责划分清晰
  2. 降低耦合
  3. 有利于组件重用

缺点:

  1. 其实我们上述的示例,已经是经过优化的 MVC 结构了,一般来说,Activity / Fragment 会承担 View 和 Controller 两个角色,就会导致 Activity / Fragment 中代码较多
  2. Model 直接操作 View,View 的修改会导致 Controller 和 Model 都进行改动
  3. 增加了代码结构的复杂性
六、MVP 架构 6.1 模式介绍

mvp

1. 解决什么问题

MVP 要解决的问题和 MVC 大同小异:控制逻辑,数据处理逻辑和界面交互耦合,同时能将 MVC 中的 View 和 Model 解耦。

2. 如何划分角色

MVP 架构里,将逻辑,数据,界面的处理划分为三个部分,模型(Model)-视图(View)-控制器(Presenter)。各个部分的功能如下:

  • Model 模型,负责数据的加载和存储。
  • View 视图,负责界面的展示。
  • Presenter 控制器,负责逻辑控制。
3. 如何通信(数据的流向)

我们可以看到,MVP 中的各个角色划分,和 MVC 基本上相似,那么区别在哪里呢?区别就在角色的通信上。

MVP 和 MVC 最大的不同,就是 View 和 Model 不相互持有,都通过 Presenter 做中转。View 产生事件,通知给 Presenter,Presenter 中进行逻辑处理后,通知 Model 更新数据,Model 更新数据后,通知数据结构给 Presenter,Presenter 再通知 View 更新界面。

这就是一个完整 MVP 的数据流向。

6.2 在 Android 中的实现

理解了 MVP 之后,我们看一下其具体实现。首先我们定义三个接口:

// 模型接口,定义了数据模型的操作interface IModel {    fun setPresenter(presenter: IPresenter)    // 梳理数据    fun handleData(data: String)    // 清除数据    fun clearData()}// 视图接口,定义了视图的操作interface IView {    fun setPresenter(presenter: IPresenter)    // 数据处理中视图    fun loading()    // 数据展示    fun showData(data: String)}// 控制器,定义了逻辑操作interface IPresenter {    fun setView(view: IView)    fun setModel(model: IModel)    // Model 处理完成数据通知 Presenter    fun dataHandled(data: String)    // Model 清除数据后通知 Presenter    fun dataCleared()    // View 中 EditText 文字变化后通知 Presenter    fun onTextChanged(text: String)    // View 中 Button 点击事件通知 Presenter    fun onClearBtnClicked()}

上面定义了 View,Model,Presenter 三个接口,其中 View 和 Model 会持有 Presenter,Presenter 持有 View 和 Model。接着看下接口的实现:

  • Model 的实现
class HandleModel : IModel {    private var presenter: IPresenter? = null    private var handler = Handler(Looper.getMainLooper())    override fun handleData(data: String) {        if (TextUtils.isEmpty(data)) {            return        }        handler.removeCallbacksAndMessages(null)        // 延迟来模拟网络或者磁盘操作        handler.postDelayed({            // 数据处理完成,通知 Presenter            presenter?.dataHandled("handled data: $data")        }, 3000)    }    override fun clearData() {        handler.removeCallbacksAndMessages(null)        // 数据清理完成,通知 Presenter        presenter?.dataCleared()    }    override fun setPresenter(presenter: IPresenter) {        this.presenter = presenter    }}

Model 的实现和前面 MVC 中的实现基本一致,不过在 MVC 中 Model 直接操作 View 进行视图展示,而在 MVP 里,要通知 Presenter 去中转。

  • View 的实现

这里依旧是 Fragment 充当了 View 的角色,主要负责将 View 的事件传递给 Presenter,以及接受到 Presenter 的数据进行界面更新。

class MVPFragment : Fragment(), IView {    companion object {        fun newInstance(): Fragment {            val presenter = Presenter()            val fragment = MVPFragment()            val model = HandleModel()            fragment.setPresenter(presenter)            model.setPresenter(presenter)            presenter.setModel(model)            presenter.setView(fragment)            return fragment        }    }    var mpresenter: IPresenter? = null    override fun onCreateView(inflater: LayoutInflater, container: ViewGroup?, savedInstanceState: Bundle?): View? {        return inflater.inflate(R.layout.architecture, container, false)    }    override fun onViewCreated(view: View, savedInstanceState: Bundle?) {        super.onViewCreated(view, savedInstanceState)        titleText.text = "MVP"        edit.addTextChangedListener(object : TextWatcher {            override fun afterTextChanged(s: Editable?) {                // 传递 文字修改 事件给 Presenter                mpresenter?.onTextChanged(s.toString())            }            override fun beforeTextChanged(s: CharSequence?, start: Int, count: Int, after: Int) {            }            override fun onTextChanged(s: CharSequence?, start: Int, before: Int, count: Int) {            }        })        clearText.setOnClickListener {            // 传递按钮点击事件给 Presenter            mpresenter?.onClearBtnClicked()        }    }    override fun setPresenter(presenter: IPresenter) {        this.mpresenter = presenter    }    // 展示数据处理中的视图    override fun loading() {        msgText.text = "handling data ..."    }    // 展示处理后的数据    override fun showData(data: String) {        msgText.text = data    }}
  • Presenter 的实现

这里 Presenter 的实现比较简单,没有太多的业务逻辑,实际应用中,这里会进行业务逻辑的处理。

class Presenter : IPresenter {    private var model: IModel? = null    private var view: IView? = null    override fun setModel(model: IModel) {        this.model = model    }    override fun setView(view: IView) {        this.view = view    }    override fun dataHandled(data: String) {        view?.showData(data)    }    override fun dataCleared() {        view?.showData("")    }    override fun onTextChanged(text: String) {        view?.loading()        model?.handleData(text)    }    override fun onClearBtnClicked() {        model?.clearData()    }}
6.3 MVP 架构模式的优缺点

优点:

  1. 结构清晰,职责划分清晰
  2. 模块间充分解耦
  3. 有利于组件的重用

缺点:

  1. 会引入大量的接口,导致项目文件数量激增
  2. 增大代码结构复杂性
MVVM 架构 7.1 模式介绍

mvvm

1. 解决什么问题

MVVM 要解决的问题和 MVC,MVP 大同小异:控制逻辑,数据处理逻辑和界面交互耦合,并且同时能将 MVC 中的 View 和 Model 解耦,还可以把 MVP 中 Presenter 和 View 也解耦。

2. 如何划分角色

MVVM 架构里,将逻辑,数据,界面的处理划分为三个部分,模型(Model)-视图(View)-逻辑(ViewModel)。各个部分的功能如下:

  • Model 模型,负责数据的加载和存储。
  • View 视图,负责界面的展示。
  • ViewModel 控制器,负责逻辑控制。
3. 如何通信(数据的流向)

我们可以看到,MVP 中的各个角色划分,和 MVC,MVP 基本上相似,区别也是在于角色的通信上。

我们上面说到,在 MVP 中,就是 View 和 Model 不相互持有,都通过 Presenter 做中转。这样可以使 View 和 Model 解耦。

而在 MVVM 中,解耦做的更彻底,ViewModel 也不会持有 View。其中 ViewModel 中的改动,会自动反馈给 View 进行界面更新,而 View 中的事件,也会自动反馈给 ViewModel。

要达到这个效果,当然要使用一些工具辅助,比较常用的就是 databinding。

在 MVVM 中,数据的流向是这样的:

View 产生事件,自动通知给 ViewMode,ViewModel 中进行逻辑处理后,通知 Model 更新数据,Model 更新数据后,通知数据结构给 ViewModel,ViewModel 自动通知 View 更新界面。

这就是一个完整 MVVM 的数据流向。

7.2 在 Android 中的实现

MVVM 的实现会复杂一点,我们先看下接口的定义:

// ViewModel 接口,定义了逻辑操作interface IViewModel {    fun setModel(model: IModel)    fun handleText(text: String?)    fun clearData()    fun dataHandled(data: String?)    fun dataCleared()}// 模型接口,定义了数据操作interface IModel {    fun setViewModel(viewModel: IViewModel)    fun handleData(data: String?)    fun clearData()}

MVVM 中的接口只定义了 ViewModel 和 Model,没有 View 接口,是因为 View 是通过 databind 和 ViewModel 的。我们再看看具体实现:

  • Model 实现

Model 的实现和上面基本一致,就是对数据的处理,处理完成后通知 ViewModel。

class HandleModel : IModel {    private var viewModel: IViewModel? = null    private var handler = Handler(Looper.getMainLooper())    override fun handleData(data: String?) {        if (TextUtils.isEmpty(data)) {            return        }        handler.removeCallbacksAndMessages(null)        // 延迟来模拟网络或者磁盘操作        handler.postDelayed({            // 数据处理完成通知 ViewModel            viewModel?.dataHandled("handled data: $data")        }, 3000)    }    override fun clearData() {        handler.removeCallbacksAndMessages(null)        // 数据清理完成通知 ViewModel        viewModel?.dataCleared()    }    override fun setViewModel(viewModel: IViewModel) {        this.viewModel = viewModel    }}
  • ViewModel 实现

ViewModel 的实现要有些不同,我们采用 databind 进行 ViewModel 和 View 的绑定。

其中会定义两个变量,inputText 是和 EditText 双向绑定的数据,handledText 是和 TextView 双向绑定的数据。

当 EditText 中输入的数据有变化,会通知到 inputText 注册的监听器中,而 handledText 值的改变,会自动显示到界面上。

class ViewModel : IViewModel {    private var model: IModel? = null    // View 绑定的数据,inputText 和 handledText 更新后会自动通知 View 更新界面    var inputText: MutableLiveData = MutableLiveData()    var handledText: MutableLiveData = MutableLiveData()    init {        // 注册数据监听,数据改变后通知 Model 去处理数据        inputText.observeForever {            handleText(it)        }        handledText.value = "default msg"    }    override fun handleText(text: String?) {        if (TextUtils.isEmpty(text)) {            handledText.value = "default msg"            return        }        handledText.value = "handle data ..."        model?.handleData(text)    }    // 清空按钮的点击事件绑定    override fun clearData() {        model?.clearData()    }    override fun setModel(model: IModel) {        this.model = model        model.setViewModel(this)    }    // Model 数据处理完成,设置 handledText 的值,自动更新到界面    override fun dataHandled(data: String?) {        handledText.value = data    }    // Model 数据处理完成,设置 inputText 的值,自动更新到界面    override fun dataCleared() {        inputText.value = ""    }}
  • View 实现

看一下 View 中的数据绑定。

class MVVMFragment : Fragment() {    companion object {        fun newInstance(): Fragment {            return MVVMFragment()        }    }    override fun onCreateView(inflater: LayoutInflater, container: ViewGroup?, savedInstanceState: Bundle?): View? {        // 使用 databind 进行数据绑定        var binding: ArchitectureBindingBinding = DataBindingUtil.inflate(inflater, R.layout.architecture_binding, container, false)        binding.lifecycleOwner = this        val viewModel = ViewModel()        viewModel.setModel(HandleModel())        binding.viewmodel = viewModel        return binding.root    }}
                                                                                    

通过上面的实现,当 EditText 中文字变化后,会自动修改 inputText 的值,触发 inputText 监听器,此时 ViewModel 将消息传递给 Model 进行处理,Model 数据处理完成后,通知 ViewModel 更新 handledText 的值,自动更新到界面上。

点击清空按钮时,自动调用绑定的点击函数,通知 ViewModel 清空事件,ViewModel 将消息传递给 Model 进行数据清空,Model 数据处理完成后,通知 ViewModel 进行界面更新。

7.3 MVVM 架构模式的优缺点

优点:

  1. 结构清晰,职责划分清晰
  2. 模块间充分解耦
  3. 在 MVP 的基础上,MVVM 把 View 和 ViewModel 也进行了解耦

缺点:

  1. Debug 困难,由于 View 和 ViewModel 解耦,导致 Debug 时难以一眼看出 View 的事件传递
  2. 代码复杂性增大
架构模式的运用

上面的文章中,我们介绍了 MVC,MVP,MVVM 三种架构模式,以及其简单的实现。这里我们再回过头思考一下,什么时候该使用架构模式呢?架构模式可以使代码模块清晰,职责分工明确,容易扩展,带来的副作用就是会引入大量的接口,导致代码文件数量激增。

我们在最开始说过,架构模式是用来解决特定的问题的,如果特定的问题在目前阶段不是问题,或者不是主要问题,那么我们可以先不考虑使用架构模式。比如一个功能非常简单,代码量少,而后续又没有扩展的需求,那我们直接使用传统方式进行开发,快速且清晰,完全没有必要为了架构而架构。

对于在开始没有考虑架构模式的代码,后续慢慢去重构,也是一个好的选择。

总结来说就是:架构虽好,可不要贪杯哦~

总结

summary

参考资料

https://www.infoq.cn/article/an-informal-discussion-on-architecture-part01https://zh.wikipedia.org/wiki/软件架构https://www.jianshu.com/p/4ce4dcb43315《软件架构设计--程序员向架构师转型必备》《架构实战》《架构之美》

本文首发于 GitChat,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需与 GitChat 联系。

阅读全文: http://gitbook.cn/gitchat/activity/5d878af40bfefe3c5edd56c3

您还可以下载 CSDN 旗下精品原创内容社区 GitChat App ,阅读更多 GitChat 专享技术内容哦。

FtooAtPSkEJwnW-9xkCLqSTRpBKX

关注
打赏
1688896170
查看更多评论

蔚1

暂无认证

  • 3浏览

    0关注

    4645博文

    0收益

  • 0浏览

    0点赞

    0打赏

    0留言

私信
关注
热门博文
立即登录/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0.087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