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思考:如何打造一个优秀的研发体系

蔚1 发布时间:2019-12-18 23:30:54 ,浏览量:4

做了几年的产品,刚混熟了产品圈,今年又临危受命负责整个研发团队,对过去分散式的研发体系(研发在各事业部)进行整合,研发统一管理。

过去我们一个产品一个产品的突破,逐步形成了多产品线的研发模式,这种模式突出的优点就是敏捷迅速,能结合市场快速的试错,拥抱变化。但是当业务发展到一定阶段,这种太过分散式的管理就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又给发展带来一定瓶颈。

在本场 Chat 中,会分享一些自己的思路:

前提:清晰的业务模式发展:高效的产品转化动力:优秀的平台架构基础:规范的研发管理

适合人群: 行走在技术管理路上的技术同学

做了几年的产品,刚混熟了产品圈,今年又临危受命负责整个研发团队,对过去分散式的研发体系(研发在各事业部)进行整合,研发统一管理。

过去我们一个产品一个产品的突破,逐步形成了多产品线的研发模式,这种模式突出的优点就是敏捷迅速,能结合市场快速的试错,拥抱变化。但是当业务发展到一定阶段,这种太过分散式的管理就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又给发展带来一定瓶颈。结合自身团队,突出的问题表现在:

1、产品分散重叠,产品线之间信息缺乏共享,公共部分产生重复开发

2、缺少统一技术路线,多语言,多技术体系,不利于深度积累和合作协同

3、研发人员分散管理,容易产生资源缺乏和浪费,且协同成本巨大

其实这些问题在一些大的互联网公司都经历过,像腾讯,阿里这样的公司他们经历的时间也更长,毕竟业务发展太快,来不及调整只能往前冲。如何打造一个既能解决以上问题,又能依然保持早期的敏捷灵活,这的确是一个难题。这就像春秋战国一样,划分诸侯国容易,但是再把他们合起来那就太难了。

难点 1:某些业务和产品已经成型,我们知道存在很多重复和浪费,但共享重构是需要付出巨大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的,既要修车又不能把车停下来。

难点 2:每个团队的技术路线已经成型了,切换的成本是巨大的,但不切换未来的成本会更高,很纠结。

难点 3:山头已经形成,打破山头重新组合,虽然说是不破不立,但必然带来很多不安定因素。

图 1:IPD 研发管理体系

好在 IPD(集成产品开发)的研发管理模式给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经过一个季度的推行,虽然取得一些成果,但依然离我的期望有很远的距离,过程也比较累。近几年很多大公司都在向集成研发,共享研发方向转型,这是一个

关注
打赏
1688896170
查看更多评论

蔚1

暂无认证

  • 4浏览

    0关注

    4645博文

    0收益

  • 0浏览

    0点赞

    0打赏

    0留言

私信
关注
热门博文
立即登录/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0.049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