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搜索

RuiH.AI

暂无认证

  • 6浏览

    0关注

    274博文

    0收益

  • 0浏览

    0点赞

    0打赏

    0留言

私信
关注
热门博文

路径规划算法1.1图搜索算法——可视图法

RuiH.AI 发布时间:2021-09-14 21:29:59 ,浏览量:6

路径规划算法1.1图搜索——可视图法
  • 前言
  • 图搜索算法
  • 可视图法

前言

机器人自主运动三巨头:感知,规划,控制。规划又包括运动规划、路径规划。路径规划又包括全局规划,局部规划。

路径规划,就是在给定的地图,找出一条从起点和终点的轨迹,随着任务逐渐复杂,这条线必须满足一些要求:路径最好短一些(最优路径),规划速度快一些(时间复杂度),不能碰到障碍物(避障),有解时一定能找到解(完备性),等等。

图搜索算法

机器人地图多使用图结构储存,因此许多经典的图搜索算法都适用于路径规划。另外,路径规划还有一个重要的方向,就是地图表示,不过这里只研究规划算法,地图有空再研究。

图结构可以分为有无向图,有无权图,排列组合就有四种有向有权图,无向无权图balabala。

对于无权图有两种基本图搜索算法:广度优先搜索BFS,深度优先搜索DFS

在BFS中加入贪心:Dijkstra算法

在BFS中加入启发式搜索:贪婪最佳优先搜索GBFS

在Dijkstra中加入启发式搜索:A*算法

可视图法

原论文:An Algorithm for Planning Collision-Free Paths among Polyhedral Obstacles.

可视图法将机器人描述为点,障碍物为多边形,然后将起点S、终点G、多边形顶点V连接,并且任何连线都不能穿透障碍物,可以将直线的距离作为连线的权值。这样就建立了一个可视图,可以通过优化算法对{S,G,V}进行求解获得最优路径。

VG法在建图时,由于没有考虑到机器人、障碍物的尺寸,机器人在生成轨迹上运动时会擦着障碍物的边走,因此会发生碰撞。后续的改进算法在建图前,先将障碍物边界扩展一个机器人的尺寸,生成的轨迹就使得机器人能刚好贴着障碍物运动。

此外,原始的VG法也无法对圆弧边界障碍物建图,因此在后续改进中将圆弧边界用切线包围,就退化为多边形障碍物问题了。

实际上,可视图法就是一种通过可视地图构建算法。

关注
打赏
1658651101
查看更多评论
立即登录/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0.197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