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开发游戏的老王

暂无认证

  • 3浏览

    0关注

    803博文

    0收益

  • 0浏览

    0点赞

    0打赏

    0留言

私信
关注
热门博文

【核心内容及推导思路】人类记忆系统之谜,也许就是这么回事儿

开发游戏的老王 发布时间:2022-02-19 12:57:50 ,浏览量:3

文章目录
    • 0. 前言
    • 1. 推导思路
      • 第1步(猜想的由来及核心内容):
      • 第2步(解剖学上的“疑似证据”):
        • 记忆输入通路示意图
        • 记忆检出通路示意图
      • 第3步(记忆特征上的“证据”):
      • 第4步(进化论等角度的“证据”):
    • 2. 小结
    • PS

0. 前言

前段时间写了一篇脑洞大开的文章《人类记忆系统之谜,也许就是这么回事儿》下文简称“老王谬论”,文中简述了一个关于人类记忆存取原理、工作流程以及相关器官功能的猜想。这个猜想的核心内容简直简单到不能再简单,但随着和大家的讨论(辩论)我在文章中补充了很多纠正辩友们逻辑错误的内容,使得本来简单的道理变得冗长了。因此,老王决定写一篇缩略版,以此帮助有兴趣的朋友尽快了解这个猜想的核心内容和推导思路。如果您想了解更详细内容请阅读“老王谬论”原文并且订阅【老王的脑科学谬论】专栏。

1. 推导思路

“老王谬论”的推导思路是非常简单的:

第1步(猜想的由来及核心内容):

详见【“老王谬论”原文】。码农老王发现常见的物理现象“滤色镜(滤镜)”实际上是一种天然的信息检索方式,并且它和人的记忆检索有很多相似性:快速,主动、简单,低能耗等等。这些相似性是目前已知的任何“计算机系统”都不具备的(老王甚至认为仅就这些相似性就应当引起相关研究者们的重视)。因此老王做了一个大胆的假设:人类的(长期)记忆是以光为物理载体并通过“类滤镜”的方式进行信息检索。 这个假设看起很荒谬,但请放心目前你找不到决定性的证否证据。当然,想直接证明它目前也是不可能的,所以老王打算从解剖学,记忆特征等角度为它寻找一些间接“证据”。

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目前主流研究者们可能更多关注短期记忆的研究,老王谬论由于切入点不同,所以是从长期记忆反向推导整个记忆系统原理。而短期记忆部分仅在原文中给出了简单的推测。

第2步(解剖学上的“疑似证据”):

详见【“老王谬论”原文】。如果老王谬论成立,那么大脑中应该存在两条记忆信息通路:

  • 记忆输入通路: 各感觉器官向“记忆仓库”输送记忆的通路;
  • 记忆检出通路: 记忆从“记忆仓库”检索出的通路;

并且它们应该是符合神经(信息)走向并且应该有一定的“光学属性”。以这个思路参照现存的神经解剖资料中去寻找两条信息通路并不困难,因为它们的神经(信息)走向都非常明显。于是老王“顺藤摸瓜”地找到了以 “以胼胝体和透明隔”为“末端”的记忆输入通路 以及 “以松果体为“起始端”的记忆检出通路”

记忆输入通路示意图

以胼胝体和透明隔”为“末端”的记忆输入通路

目前主流的“大分子编码说”(下文简称“大分子编码说”)是无法给出一个完整的记忆通路的,研究者们认为记忆就存储在大脑皮层,但老王认为记忆只是“路过”那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另外从大脑皮层到胼胝体的神经走向非常整齐且明显,目前主流解释是胼胝体用于交换左右脑半球的信息。老王有两个问题:1.交换个信息为啥跑那么远?2. 神经元是单向传导的,那么传递至胼胝体的信息是如何回传过来的呢?请阅读《我做了开颅实验:从胼胝体切开术和额叶前部脑白质切断术聊一聊大分子编码说和老王谬论》,这篇文章可以一定程度上体现“老王谬论”的合理性。

记忆检出通路示意图

以松果体为“起始端”的记忆检出通路

注意: “胼胝体和透明隔”以及“松果体”的定位是模糊的,这两组器官分别处于两条通路的“末端”和“起始端”,并且都有一定的“光学属性”,这是符合推测的。但实际上最关键的“电信号→光信号”以及“光信号→电信号”转换并不需要一个复杂的器官来完成,仅仅一个“膜结构”就可以完成,这个“膜结构”具体在哪里目前未知。个人认为:一方面这两个器官结构相对简单因此没有引起研究者足够重视(尤其是透明隔);另一方面目前也没有研究者延老王谬论的思路去验证它们附近是否存在“电→光”或“光→电”转换能力。

第3步(记忆特征上的“证据”):

基于 “人类的(长期)记忆是以光为物理载体并通过“类滤镜”的方式进行信息检索。” 的假设向上构建一个记忆工作原理逻辑模型理论上并不能算作“证据”。但问题在于,目前基于主流的“大分子编码说”,是无法构建出符合人类记忆特征的逻辑模型的。所以老王觉得能够并且能够轻松地构建出一个相对符合记忆各项特征的逻辑模型本身也是“老王谬论”合理性及价值性的一种体现。详见【“老王谬论”原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4步(进化论等角度的“证据”):

详见《从进化论的角度聊一聊大分子编码说和老王谬论》,简单点说:越简单的结构从进化论的角度讲就越具有合理性;反之,那些复杂到科学家们无法解释并且超级计算机也无法模拟的系统,从进化论的角度讲就会越牵强甚至是矛盾的。

2. 小结

以上是“老王谬论”的核心内容及推导思路。真的是一个“简单、完整、自洽”而且具有“美感”的猜想。

PS

顺便问问,所谓的大分子编码说是基于什么得出的猜想,又有哪些证据呢?

关注
打赏
1656935939
查看更多评论
立即登录/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0.040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