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redis

zmc@

暂无认证

  • 6浏览

    0关注

    142博文

    0收益

  • 0浏览

    0点赞

    0打赏

    0留言

私信
关注
热门博文

redis-cluster及其主从复制---理顺整体思路

zmc@ 发布时间:2018-08-15 11:13:12 ,浏览量:6

     redis cluster是redis的集群,由于容量的限制,通过集群的方式可以优化,redis集群预分配有16384额槽,将不同的槽分配到不同的节点(机器)上,当需要加入一个key时,可以通过hash算法进行计算,算出具体的槽位,再确定该槽在哪个机器上,即可将插入的key存到机器上,通过hash的方式也达到了负载均衡;

      注意:集群中的每个节点的数据都是不一样的,诶个节点只存部分的槽;

      为了保证高可用性,通过主从复制(哨兵模式)的方式进行备份,或者说是保证集群的可用性,当某个机器挂掉的时候有对应的从机替代该主机,继续运行集群,且不会丢失数据;该方式也实现了读写分离,使其更加高效;

      在主从模式下仍然需要持久化的策略,也是通过rdb和aof的同时启用的方式进行持久化,防止断电等情况造成的数据丢失;

 

以下是对上述思路的具体解析:https://www.cnblogs.com/yingchen/p/6763524.html

redis cluster节点分配

   现在我们是三个主节点分别是:A, B, C 三个节点,它们可以是一台机器上的三个端口,也可以是三台不同的服务器。那么,采用哈希槽 (hash slot)的方式来分配16384个slot 的话,它们三个节点分别承担的slot 区间是:       节点A覆盖0-5460;       节点B覆盖5461-10922;       节点C覆盖10923-16383.

     获取数据:

      如果存入一个值,按照redis cluster哈希槽的算法: CRC16('key')384 = 6782。 那么就会把这个key 的存储分配到 B 上了。同样,当我连接(A,B,C)任何一个节点想获取'key'这个key时,也会这样的算法,然后内部跳转到B节点上获取数据 ;

     新增一个主节点:

      新增一个节点D,redis cluster的这种做法是从各个节点的前面各拿取一部分slot到D上,我会在接下来的实践中实验。大致就会变成这样:

    节点A覆盖1365-5460     节点B覆盖6827-10922     节点C覆盖12288-16383     节点D覆盖0-1364,5461-6826,10923-12287      同样删除一个节点也是类似,移动完成后就可以删除这个节点了。

Redis Cluster主从模式

          redis cluster 为了保证数据的高可用性,加入了主从模式,一个主节点对应一个或多个从节点,主节点提供数据存取,从节点则是从主节点拉取数据备份,当这个主节点挂掉后,就会有这个从节点选取一个来充当主节点,从而保证集群不会挂掉。       上面那个例子里, 集群有ABC三个主节点, 如果这3个节点都没有加入从节点,如果B挂掉了,我们就无法访问整个集群了。A和C的slot也无法访问。      所以我们在集群建立的时候,一定要为每个主节点都添加了从节点, 比如像这样, 集群包含主节点A、B、C, 以及从节点A1、B1、C1, 那么即使B挂掉系统也可以继续正确工作。      B1节点替代了B节点,所以Redis集群将会选择B1节点作为新的主节点,集群将会继续正确地提供服务。 当B重新开启后,它就会变成B1的从节点。     不过需要注意,如果节点B和B1同时挂了,Redis集群就无法继续正确地提供服务了。

关注
打赏
1643271353
查看更多评论
立即登录/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0.150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