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Java中有这么一个很骚的技术,几乎贯穿了所有主流的框架,在所有主流框架的底层中你都可以看见它的身影,这个技术就是反射。关于反射,有很多小白会觉得很难,搞不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也不知道该怎么用,今天壹哥就来教教你如何理解和使用Java的反射。
一. 反射概念我们知道,在物理层面上,反射是一种光学现象,是指光在传播到不同物质时,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后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
而在Java中,反射是一种机制,而不是一种现象。反射机制指的是程序在运行时能够动态获取类对象的属性,和调用类对象的方法。
Java中的编译类型有两种:
-
静态编译:在编译时确定类型,绑定对象即通过。
-
动态编译:运行时确定类型,绑定对象。动态编译最大限度地发挥了Java的灵活性,体现了多态的应用,可以减低类之间的耦合性。
使用反射可以赋予 JVM 动态编译的能力,否则类的元数据信息只能用静态编译的方式实现。
二. 反射API在Java中,JDK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反射相关的API,如下表所示:
类
含义
java.lang.Class
代表整个字节码。代表一个类型,代表整个类。
java.lang.reflect.Method
代表字节码中的方法字节码。代表类中的方法。
java.lang.reflect.Constructor
代表字节码中的构造方法字节码。代表类中的构造方法。
java.lang.reflect.Field
代表字节码中的属性字节码。代表类中的成员变量(静态变量+实例变量)。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反射到底怎么用。
三. 具体使用下面壹哥就用一个案例来让大家感受一下反射的牛逼之处。
1. 常规实现我们知道,在Java中的实体类总会有一些固定的方法,比如每个属性的 get()、set()方法,还有初始化属性创建对象的构造方法,打印对象信息的toString()等方法。假如我们在没有使用注解的情况下,需要创建2个普通的实体类:Cat、Dog,代码如下所示:
public class Cat {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public Cat() {
}
public Cat(String name, int age) {
this.name = name;
this.age = age;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int getAge() {
return age;
}
public void setAge(int age) {
this.age = age;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Cat{" +
"name='" + name + '\'' +
", age=" + age +
'}';
}
}
public class Dog{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public Dog() {
}
public Dog(String name, int age) {
this.name = name;
this.age = age;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int getAge() {
return age;
}
public void setAge(int age) {
this.age = age;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Dog{" +
"name='" + name + '\'' +
", age=" + age +
'}';
}
}
我们想在案例代码中创建对象并打印对象信息,如下所示:
public class Demo0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Cat cat = new Cat("招财", 1);
System.out.println(cat.toString());
Dog dog = new Dog("旺财",2);
System.out.println(dog.toString());
}
}
在上面这两个实体类中,都存在着名字相同、但方法体不同的toString()方法。如果我们在实体类中不重写toString() ,直接通过对象调用 toString(),打印的结果不会是对象的信息。
我们可以使用反射给两个实体类,甚至更多的实体类自动加上toString()方法,从而达到减少代码量的目的。
2. 反射实现 2.1 创建父类BaseEntity首先我们创建一个父类BaseEntity
public class BaseEntity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1.获取反射对象
Class
关注
打赏
最近更新
- 深拷贝和浅拷贝的区别(重点)
- 【Vue】走进Vue框架世界
- 【云服务器】项目部署—搭建网站—vue电商后台管理系统
- 【React介绍】 一文带你深入React
- 【React】React组件实例的三大属性之state,props,refs(你学废了吗)
- 【脚手架VueCLI】从零开始,创建一个VUE项目
- 【React】深入理解React组件生命周期----图文详解(含代码)
- 【React】DOM的Diffing算法是什么?以及DOM中key的作用----经典面试题
- 【React】1_使用React脚手架创建项目步骤--------详解(含项目结构说明)
- 【React】2_如何使用react脚手架写一个简单的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