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自在的旅者

暂无认证

  • 2浏览

    0关注

    695博文

    0收益

  • 0浏览

    0点赞

    0打赏

    0留言

私信
关注
热门博文

一个专业且完整的测试流程,到底需要测试人干些啥?

自在的旅者 发布时间:2021-07-08 17:31:27 ,浏览量:2

先上一张专业且完整的测试流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由产品人员制定,他们要做的不是一份简单的文档,而是细化每一个功能的细节,每一个按钮的位置,对于稍大或复杂一点的需求都进行建模。

需求评审

需求评审(产品需求人员、开发人员、测试人员、设计人员)前期需求进入会大大增加测试人员对产品的功能的整体把握,现在测试人员担任的是测试和产品体验员的身份。测试人员提出需求,开发人员考虑功能实现的方案与可行性、当然开发负责也是要参与的。测试人员主要是对需求的理解提出疑问,以便才能根据需求写用例。QA人员是最终对软件质量进行验证的人,所以也需求了解需求

开发人员编写排期

开发人员需求根据需求功能点进行排期。然后将开计划转交给测试人员。

测试计划排期

测试人员根据开发计划,对测试具体测试时间,也就是开发功能完成后的时间,进行几轮测试等。然后,把项目的开发与测试计划发送给各部门负责人及参与项目的所有人员。

编写测试用例

根据详细的需求分档,开始进行用例的编写。

【开发人员写开发计划–》测试人员编写测试计划–》邮件通知所有人员及部门负责人。】

用例评审

在用例进行评审之间,先以邮件形式将用例发送给相关人员,以便他们事先了解用例对哪些功能进行验证以及验证的细节。

然后,测试人员组进行用例评审,开发人员对用例与实际功能不符合有哪些,产品人员对会通过用例对功能的具体实现进行把握等等。

【测试用例评审(产品需求人员、开发人员、测试人员、QA人员)】

提交基线

开发人员完成所有功能后,会对自己的功能进行一个自测。自测完成后提交测试人员进行基线。【开发代码及自测—》编写测试用例】

具体测试流程

开发人员对于基到测试线的功能进行测式,发现的问题通过缺陷管理工具进行反馈,开发人员对问题进行修复,然后,准备第二轮测试。

测试人员完成第一轮测试后,需要写测试结论,发到相关人员。然后对基线后的第二轮进行测试,第二轮会对第一轮中发现的问题进行重点回归。

缺陷管理

使用bug缺陷管理工具,redmine项目管理,通过测试对发现的问题提交到redmine上并进行跟踪。视情况可以将比较简单的bug直接对接开发人员,通过当面交流的方式阐明简单bug的问题所在,提高开发人员修复bug的效率,同时要在redmine上做好bug记录,发布测试新的版本的时候复测问题。

测试管理

经过两到三轮或四轮的测试后,直到没发现新的问题,或暂时无法解决,或不紧急的问题。通过上级确认,可以通过。编写测试报告与验收方案。

验收方案是交由QA进行验证的。在现公司的流程中是将测试与QA分开的,测试人员重点关注的是功能是否可以正常运行。QA关注的是整个流程的质量以及最终用户的质量。有些公司QA与测试是不区分的,但这对测试的要求会更高,除了关心功能,还需要关心整体流程与质量。

上线后测试

产品上线后需要再次测试产品的功能性,确保发布线上的环境配置正确,产品功能流畅。这是我们一个面向大众用户的网站,给于测试人员的定位是测试员兼用户体验员,测试员将发现的bug和体验问题提交到缺陷管理系统,由经理对问题进行分析,指派开发人员解决。定期对系统进行更新。(测试人员以用户的角度出发体验功能完整性和功能流畅度以及功能的体验,为产品的长期发展起到一个促进的作用!)

敏捷测试流程

前面讲的第一种流程,还是第二种流程都是瀑布式的,严格来说第一种简陋的都不能称为瀑布式,对于一个三个月的项目说,产品把需求分析完了给开发,然后产品就没事儿了;开发开发完成之后给测试,然后开发人员也不忙了。测试完成之后上线。那么在产品分析的阶段,开发和测试都是没事干的(这里只对单一项目)。开发阶段,产品和测试也基本没事儿。同样在测试阶段,产品与开发也是没什么事儿的。

敏捷测试的一个核心是迭代,在每个时间点上,所有项目人员都是有事可做的。

下面是敏捷测试流程图:

第一阶段:

通过上面的流程图,对于一个月的需求分析,在敏捷中,可能三五天就确定下来。这个需求定得会很模糊,但整体框架确定。产品对其中某一模块功能确认,开发人员开始对确认的功能编码,开发人员编码的过程中,测试进行功能分解,因为根据模糊的需求很难写出具体的用例,所以,只能尽量对功能进行分析得细些,标注需要验证的内容。

第二阶段:

开发完成后交给测试人员进行测试,开发人员继续开发新的功能。那么测试人员发现的问题怎么办呢?会从开发团队中抽出一个人员来用于解决测试发现的问题。但开发进度并没有因为测试而停止。

流程分析:

在这个流程中弱化了文档,强调了各个人员的沟通,通过这种迭代的方式,三个月的项目,可以能两个月和两个半月就会完成。

需要说明的是,敏捷测试在国外很流行,在国内,雷声大雨点小,推行的人很多,真正有公司引入的不多。我们所在公司千差万别,测试流程也可能有很大的不同。

最后为方便大家学习测试,特意给大家准备了一份13G的超实用干货学习资源,涉及的内容非常全面。

包括,软件学习路线图,50多天的上课视频、16个突击实战项目,80余个软件测试用软件,37份测试文档,70个软件测试相关问题,40篇测试经验级文章,上千份测试真题分享,还有2021软件测试面试宝典,还有软件测试求职的各类精选简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注我公众号:【程序员二黑】即可获取这份资料了!

推荐阅读

高薪程序员也躲不过35岁这一关…当能力与年龄脱节,我们该如何自救

大学毕业开始销售…不甘于现状,转行测试的自救之路

从销冠到失业,最后选择软件测试,回头看看这段路,我很幸运!

关注
打赏
1665557745
查看更多评论
立即登录/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0.046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