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接口一般是通过浏览器访问,app接口是通过手机端访问的,所以他们header头部请求是不一样的,一样的就是User Agent这个参数。
web请求的header请求中的User Agent以谷歌为例:
MAC:Mozilla/5.0 (Macintosh; Intel Mac OS X 10_11_6) AppleWebKit/537.36 (KHTML, like Gecko) Chrome/50.0.2661.102 Safari/537.36 Windows:Mozilla/5.0 (Windows; U;
Windows NT 5.2) AppleWebKit/525.13 (KHTML, like Gecko) Chrome/0.2.149.27 Safari/525.13
app请求的header请求中的User Agent:
Android:Mozilla/5.0 (Linux; U; Android 8.1.0; zh-cn; BLA-AL00 Build/HUAWEIBLA-AL00) Chrome/57.0.2987.132 Mobile Safari/537.36
ios:Mozilla/5.0 (Macintosh; Intel Mac OS X 10_15_4) AppleWebKit/537.36 (KHTML, like Gecko) Chrome/81.0.4044.113 Safari/537.36
二、如何进行app接口测试上面说了app和web的header请求是有区别的所以我们在进行app接口测试的时候填写User Agent这个参数。这里的两个选项分别代表苹果和安卓。 模拟一下手机访问百度的请求。
appid是微信或支付宝应用自带的参数,好比小程序的身份证号码,ID号,方便识别身份。
我这里微信接口测试的时候就遇到appid为空的情况 然后这款小程序appid请求是放在header里面的,填写之后就不为空了。
后面就是token的问题了。
appid一般是微信小程序身份认证需要的,所以在接口测试的时候可以询问一下开发,他们都会知道appid是什么。我们只需要模拟好为手机请求,appid和其他参数填写无误就可以正常的进行微信小程序的接口测试了。
如果文章对你有帮助的,请帮我点赞收藏,这样我才有动力继续更新下去!也欢迎加入我的软件测试交流群:785128166,里面不定时分享测试资源,还有同行大佬一起交流学习!
最后我也整理了一些软件测试学习资料,对于学软件测试的小伙伴来说应该会很有帮助,为了更好地整理每个模块,我也参考了很多网上的优质博文和项目,力求不漏掉每一个知识点,很多朋友靠着这些内容进行复习,拿到了BATJ等大厂的offer,这份资料也已经帮助了很多的软件测试的学习者,希望也能帮助到你。需要的小伙伴可以关注我微信公众号:程序员二黑,免费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