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设计基础
1、分组转发分为直接转发和间接转发两类。若源主机与目的主机在同一个网络或路由器与目的主机在同一个网络则为直接转发,否则为间接转发。
2、从路由选择算法对网络拓扑和通信量变化的自适应能力的角度来划分,可分为静态路由选择算法与动态路由选择算法两大类。
3、CIDR使得路由选择变成了从匹配结果中选择具有最长网络前缀的路由的过程,这就是“最长前缀匹配”的路由选择原则。
4、Internet将路由选择协议分为两大类:内部网关协议(IGP)和外部网关协议(EGP)。目前内部网关协议主要有RIP(路由信息协议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和OSPF(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协议,Opening Shortest Path First),外部网关协议主要是边界网关协议(BGP,Border Gateway Protocol)。
5、RIP是一种分布式、基于距离向量的路由选择协议;一个计算题:路由信息协议的工作过程:初始化的路由器只包含所有与该路由器直接相连的网络的路由,其它均为0;更新和维护:路由表建立以后,各路由器会周期地向外广播其路由表的内容。当一个路由器收到路由表内容时就与在自己的路由表中寻找,如果没有就将该路由项加上与该路由器的跳数,加入自己的路由表中,如果有则比较,取较小者。
6、OSPF使用分布式链路状态协议,当链路状态发生变化时用洪泛法向所有路由器发送此信息,一个区域内路由器的个数不超过200个。BGP-4采用了路由向量(path vector)路由协议。BGP发言人之间的通信需要先建立TCP连接。
7、BGP协议的工作过程:打开分组、更新分组、保活分组、通知分组。其基本过程是BGP发言人发出打开分组,相邻的BGP发言人发送保活分组响应,然后定期发送(每30s)发送保活分组以确认连接,当网络拓扑结构或流量发生变化时,发送更新分组以更新,可以一次删除多个路由表项,但是每次只能增加一个路由表项。
连载文章,其他知识见下面链接: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知识点大全(一)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知识点大全(二)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知识点大全(三)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知识点大全(四)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知识点大全(五)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知识点大全(六)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知识点大全(七)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知识点大全(八)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知识点大全(九)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知识点大全(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