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街小巷里,在日常起居中,人们开始越来越多地对着手机和其他智能硬件“自言自语”。而这些智能设备里,就像住着一个善解人意的朋友一样,能从庞杂的讯息中精准地知道你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并且给予你正确的反馈。
这背后,是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的快速进步。11月3日,在北京举行的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百度的“知识增强的跨模态语义理解关键技术及应用”就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该技术正是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一项关键突破。
从这个复杂的名字上,不难看出,这是一项颇为复杂的技术。不过,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却能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它带来的影响,那就是让机器像人一样理解复杂场景。这样不仅仅能够直接服务于每一个用户,也将给各行各业以及整个社会带来翻天覆地的改变。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是授予在各个领域实现重大技术突破、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中国公民和组织的奖励,是我国最高级别的科技奖项。此前获奖的“载人航天”、“探月工程”、“青藏铁路”等成果举世瞩目、彪炳史册。
而本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知识增强的跨模态语义理解关键技术及应用”,可以说是百度人工智能技术厚积薄发的产物。该技术第一完成人、百度首席技术官王海峰表示,百度技术此次获奖,得益于百度十余年在人工智能技术,尤其在自然语言处理(NLP)领域的深厚积累,以及对技术和产业发展趋势的深刻理解。
从该技术的相关描述中,我们可以一窥百度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力方向和成果:“通过构建大规模知识图谱,关联跨模态信息,通过知识增强的自然语言语义表示方法,解决不同模态语义空间的融合表示难题,突破跨模态语义理解瓶颈,从而让机器能够像人一样,通过语言、听觉、视觉等获得对真实世界的统一认知,实现对复杂场景的理解。”
简而言之,就是百度通过这项技术,可以让服务人们的机器人,拥有更加丰富的知识,拥有对语言、声音、画面更加综合的感受,对周遭的环境和场景的理解,也得以更上一层楼。
而这项技术背后的自主创新价值,也不容小觑。王海峰表示:“我们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布局和发展中,始终把握技术发展趋势和产业发展趋势。本技术发明由百度自主研发,突破跨模态语义理解技术瓶颈,对我国加强科技竞争力、加快产业智能化变革、保障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等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