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Facebook的改名,微软的布局,英伟达的现场炫技,还是早前发生在资本市场和科技行业的种种迹象,都在告诉我们,另外一场新的狂欢正在上演。
这是一个属于元宇宙的全新的舞台,在这样一个全新的舞台上,我们不仅看到了演员们酣畅淋漓的表演,而且还看到了沉寂的用户和消费者的激活。
于是,火热的元宇宙,似乎成为了双十一的解药。
曾经人们尝试了很多的方式和方法来改造和重塑双十一,试图让双十一能够继续成为一个经典意义上的购物狂欢节,无论是直播带货的风靡,还是新技术衍生而来的诸多新的营销方式和手段的出现,几乎都是在这样一种思路和逻辑下衍生而来的。
然而,后来的发展告诉我们,这些衍生于互联网的存在,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给用户和消费者带来新的体验,满足新的需求,但是,等到尝鲜期过去,一切都将回到原点。
双十一又重新恢复到了沉寂的状态里,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即,简单地对双十一的表层进行改造,而不去深度、全面地改造双十一,是无法获得长久发展的。
在这个过程当中,仅仅只是用互联网的方式和方法,仅仅只是用传统的思维和逻辑,是无法实现的。
我们需要跳出传统和俗套的发展模式,借助新的方式和手段来为双十一提供营养。元宇宙的出现,再一次让人们看到了希望。
同以往的双十一解药仅仅只是治标不治本不同,元宇宙是对双十一相关的底层要素和逻辑进行的一场全面而又深入的改造。
它并不仅仅只是改变了人、货、场的逻辑,更重要的是,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人、货、场的本质。
早前,人们在寻求电商的解决方案时,同样会用新零售来诠释。而对于新零售来讲,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人、货、场三种元素的重构。
按照我的理解,所谓的人、货、场三种元素的重构,仅仅只是改变了传统意义上,抑或是互联网意义上的人、货、场的状态,并未从根本上改变人、货、场的本质。
我们看到的直播带货、无人售货等衍生于新零售逻辑下的存在,几乎都是在这样一种逻辑下衍生而来的。
实践证明,这些方式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给双十一带来新的发展动能,但是,这些发展动能并不能够持久,最后,还是要回到原点。
今年双十一所遭遇到的沉寂的状态,正是这一现象的直接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