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网红主播们的热度盖过了双十一。
单单从网红主播们投放的品牌文,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乍一看,网红主播们走向了品牌化运作的道路,孰不知在他们投放品牌文的背后更多地反映出来的是他们对以品牌商家为代表的流量的争夺。
的确,现在网红主播们的排面丝毫并不比电商平台差多少,但是,这丝毫都无法掩盖他们因电商而兴的现实。
如果没有直播带货,或许,现在呼风唤雨的网红主播们还在为变现而发愁,甚至就连直播行业都还要在黑暗中摸索很久。
同样地,当电商时代的红利开始退潮,仅仅凭借网红主播们的摇旗呐喊显然是不够的。
正如现在我们看到的铺天盖地的网红主播品牌文一样,他们最多只能证明他们与电商绑定的多么深度,所谓的光鲜亮丽背后依然是一笔流量的买卖。
因此,在看待网红主播的问题上,我们并不能够仅仅只是简单地局限于网红主播本身,特别是仅仅只是局限于头部网红主播本身,而是要将更多的视角放置于直播带货的大环境,乃至整个电商的大环境中来看待。
从今年的双十一来看,哑火,是人们对于它的直观感受。
之所以哑火,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消费者对于双十一的营销套路已经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
相对于以往的狂热,消费者开始变得日趋理性。如果一定要为今年的双十一寻找一种狂热的气氛的话,或许,只要在网红主播这里可以找到了。
正所谓,哪里狂热,哪里就会有热钱溢出。
于是,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会有网红主播做品牌。
从本质上来看,这是电商行业的最后一块尚且存在着热度的版块,同样是可以引起消费者们购物热情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