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工智能

互联网志

暂无认证

  • 7浏览

    0关注

    1585博文

    0收益

  • 0浏览

    0点赞

    0打赏

    0留言

私信
关注
热门博文

预报员会否被人工智能替代 人可以做到更有温度的预报

互联网志 发布时间:2021-12-15 17:03:01 ,浏览量:7

  谈起预报员会否被人工智能替代,周康辉的回答是否定的,“在做决策服务时,由预报员去提供更人性化、更有温度的预报,能让决策人员更踏实。”   强对流预报的急与难   2021年4·30江苏南通极端雷暴大风、2016年6·23江苏盐城龙卷风、2015年6·1东方之星沉船事件……强对流天气经常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每次看到这样的消息,我都想做更多尝试与努力。”周康辉说,“每个数字背后都是一个家庭、一群人。”   但与普通天气过程不一样的是,强对流天气往往来得十分猛烈,开始突然,结束也快。“大部分强对流天气都是局地的,比如龙卷风直径不过几百米,预报强对流天气就像‘用大渔网捞小鱼’。”而这两年,短视频软件的迅速发展使得全民都可以用短视频来记录强对流天气,这无形中给预报员添加了更多压力。“以前信息闭塞,我们总觉得一年没有一两个龙卷,但现在每年能从网上收集到几十、上百个龙卷的记录,这也让我们的研究更加迫切。”   但这也是一个改进工作的机会。“网络上的短视频为我们的研究增加了样本数量,给人工智能产品的研发提供了更多原材料。”   在压力与动力中工作,是预报员的日常。对此,周康辉适应得很好。“我喜欢比较有挑战性的工作。每天天气都是不一样的,这份预报发出去是有价值的,能产生经济社会效益,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些成就感与使命感都是我坚持下去的动力。”   对于未来的研发,周康辉有明确的目标——做成一套由人工智能为主导,从监测、预报到预警的全流程产品。这无疑是条艰难的道路。目前,随着各个预报时效相对独立的产品研发完成,强对流智能化无缝隙预报产品曙光初现。“我期待又兴奋,也有些紧张,就像等待自己的孩子出生一样,希望这套产品能够真正发挥作用!”

关注
打赏
1665506070
查看更多评论
立即登录/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0.146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