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工智能

互联网志

暂无认证

  • 0浏览

    0关注

    1585博文

    0收益

  • 0浏览

    0点赞

    0打赏

    0留言

私信
关注
热门博文

音乐人工智能表现出从冷门转变为热门的巨大潜力

互联网志 发布时间:2021-12-22 11:41:31 ,浏览量:0

  今年,音乐人工智能热度持续升温。在CAAI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大会、世界音乐人工智能大会、2021中国音乐科技应用论坛等近期举办的各种学术活动中,音乐人工智能都是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在人工智能领域,音乐人工智能也许只是细小分支。但是,在音乐家与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下,音乐人工智能在科研、应用方面都显示出巨大容量,表现出从冷门转变为热门的巨大潜力。   今明两年进入加速发展转折点   相比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人工智能的研究方向,音乐人工智能是非常小的分支。在人工智能圈,研究者倾向于探索新的神经网络、新模型等在人工智能技术上有所突破的课题,从而撰写高水平论文发表在CCF(中国计算机学会)A类期刊、中科院1区/2区期刊。尽管清理“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已经开展多年,但是,“要改变这种学术偏见依然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讲师李荣锋认为,国内高校评价体系限制了音乐人工智能的学术空间。“在理工院校研究音乐人工智能的老师并不多,这需要对音乐有足够的热情。”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张军平解释道,在理工院校,音乐人工智能项目能够获得的支持力度较小,因此困难重重,也很难做得深入。   而在音乐圈,音乐人工智能呈现出另外一番景象。2019年,中央音乐学院音乐人工智能与音乐信息科技系创建,作为北京市高精尖学科,代表着国际一流的优势特色学科以及新兴前沿交叉学科的融合发展成果,近年来在人工智能作曲、人工智能音乐表演与交互、智能音乐教育、音乐与脑科学等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   上海音乐学院在交叉学科领域不断探索,2020年建立“音乐人工智能”博士点,今年已经招收音乐人工智能博士后进站工作,目前在人工智能与音乐教育、人工智能与生命科学、人工智能作曲与制作、人工智能数据标注与分析等相关领域正在展开一系列研发工作。四川音乐学院今年也新增了音乐人工智能专业,由中国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以及复旦大学、平安科技公司的教授组成双导师团队。浙江音乐学院还获批“数字音乐智能处理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随着科技进步,人工智能与音乐结合已是水到渠成。”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工程系主任于阳说。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李伟表示,音乐家们的辛勤努力使得音乐人工智能在宏观层面的整体形势有了不小的进展。   今年,在中央音乐学院的牵头下,中国人工智能学会(CAAI)艺术与人工智能专委会、中国计算机学会(CCF)计算艺术分会相继成立,团结了全国八大艺术门类与科技相关的人员共同探讨未来艺术。“这种顶层设计的效果是显著的,吸引了大量的学术界人才。”李荣锋说。“对音乐+AI感兴趣的人群,尤其是年轻人在迅速增加,这为音乐人工智能带来希望。”李伟预测,今明两年将是国内音乐科技从萌芽、起步、进化到加速发展的转折点,音乐家主导的从上到下的学科框架设置,以及理工科同行主导的从下到上的知识体系构建有望在中间相遇。

关注
打赏
1665506070
查看更多评论
立即登录/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0.066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