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声称代码会开源却迟迟没更新!网友等了好几个月,最终一怒之下把作者挂网上......

发布时间:2021-11-15 07:00:00 ,浏览量:1

丰色 发自 凹非寺 来源:量子位(QbitAI)

“代码拖更”的经历,不知你遇到过没?

就是你看上了一篇论文或者项目,作者声称代码会开源或者已开源,但你左等右等,每天查查GitHub,代码就是一直没发布……

f77aee516b4e3350c2a0b1f859f20673.png

reddit上一位网友就遭遇了这种经历,还是在他三番五次联系原作者的情况下。

无奈/一怒之下,他就把作者和论文挂网上了。

150e5f7e23b4e88de14b2ece04e70a8a.png

结果这一现象引起了网友们热烈的讨论,还把“涉事”作者给“炸”出来了!

声称代码开源却迟迟不更新

据发帖网友陈述,“涉事”论文是NeurIPS 2020的一篇有关自动驾驶的论文。

当时他觉得很有意思,顺着文中给出的代码地址点进去,发现仓库居然是个“空壳子”。

“好吧,应该是还没来得及更新”,他心想:那就fork一下,过几天再来看。

然而他等啊等啊,代码一直都没有发布。

他看到有其他人也在评论区“催更”,他自己也尝试电邮联系作者们(包括学生和PI),但都没收到回复。

终于,去年11月份就提交到arXiv的论文,在今年4月更新代码仓库了!

——但,更新的只是自述文件,只说代码即将发布。

然后几个月过去了,那已成了该仓库最后一次更新。

4ad0f9fec71227932f122213a80d1d61.png

而这位网友也终于联系上了作者,却得到了这样的回应:

论文实际上是基于经验的改进,没有有效代码来复现结果。

这下这位网友可是真的炸了:“我等了你们这么久,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联系你们。不发布就不发布,一开始就别承诺啊,也更不该‘玩失踪’啊。”

他表示,他知道这种“声称开源却实际并未发布代码”的事情在机器学习论文中越来越多。

当他实验室的本科生问他“为什么我应该如此费力地整理代码并发布,而别的人早已开展下一个有趣的项目去了”时,他也没法儿解释。

但事情不应该是这样:

我强烈地认为这种事情必须被改变,而且只有我们说出来,这种现象才能被改变。

于是,也就有了前文我们看到的这篇论文被挂在网上“社死”的事情。

谁之过?应该怎么办?

看到这个帖子,许多网友的第一反应确实是:这不新鲜啊。

“CVPR 2019都还有篇论文的代码现在还没发布。原作者还亲口告诉我有代码且已上线呢……”

22976582bd9257ec82dc6d2a17e9a073.png

不过,这不排除有人是在论文被接收后又偷偷删除链接的……

558045c5c815778cf0671a1b956497ad.png

毕竟,有网友指出,有人不发就是因为担心自己“透露”的太多,被别人反超成果……

b80ca846e449ccaf055f26e24d17a536.png

emmmm……

当然,更普遍的也可能是自己的代码遇到问题了,不过:

“Paper + Bad Code >>>> Paper + No Code。”

许多人表示,论文能公开代码还是要公开,即使有错误、别人跑不起来,但也尽量发出来,大家还可以做逆向工程——毕竟总比啥都没有强。

而关于不发布代码的原因,这里面还出现了“对于你来说开源代码可能就是30分钟的事儿,但有人真的很忙需要耗费数周才能完成,所以你不该责怪他们”的论调,但显然他没有抓住本次事件真正的问题所在:

不能开源代码的情况会有,可以原谅,但你不应该把“代码已在X发布”写在论文中。不诚实才是最大的问题。

b2d75827f6f2928b58e8acbeeb2eb698.png

而另一边,网友也把矛头指向了评审。

“我已经说过很多次了,会议/期刊/审稿人应该确保论文中提到的代码是真正发布了的。”

许多人一致认为先不提有没有验证代码是否能复现,没有复现代码能过审就让人费解,所以给复现代码挂了个空仓库的论文一开始就应该被拒稿,审稿人应该好好把关。

0d1f7cac44aed6556e3ff5c45b93195e.png

不过说是这么说,有人算了算:

ICLR今年收到了大约3400篇提交,每篇论文应该有4条评论,所以总共需要13000+条评论。而一个好的评审总共需要4-5个小时在一篇论文上。

这需要耗费的时间不敢想象,但审稿又是“义务劳动”,你“审的好”不会给你带来什么附加收益,对你找工作、升职加薪什么的也不会有帮助,所以……

那你可能会说,付费评审吧。

但这不且提每小时约100美元的市场价格带来高得离谱的成本,有的人给钱他都不一定有那么多时间呢。

cce9ebd873e826236ac5761f661238fc.png

再扯远点,最不缺的是审稿人,而是真正有水平的审稿人。

e9ada6e4b4e65788bc66da7950a7f4d5.png

所以也就发生了太多空代码论文“钻空子”的情况。

不过,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

有网友支招,面对那种承诺已有代码实际就是没有的,可以把它提交到下面这个网站:

3b99a299d0c29d07297688e5348993d6.png

会有人专门帮你联系作者,其审核严格,也会显示每篇论文的处理进度。

06e54a658a9b6d1d24274560c5a8c0c5.png

从申请理由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代码有问题的论文也可以提交的。

良心网站。

“涉事”论文作者被“炸”出来了

令人没想到的是,原帖网友私下三番五次联系不上“涉事”论文作者,发了这个帖子后,倒是一下子把他“炸”出来了。

78b1427f5e8194a78e148aeb1523579b.png

他首先道歉,表示自己刚刚进入一家公司工作很忙,没有及时跟踪到这篇论文的邮件。

并承诺在最近的NeurIPS之前会发布代码,到时大家有啥问题就可以问他了。

还给出了代码用到的数据集来自哪篇论文以及根代码库的链接。

以上,你怎么看?

参考链接: https://www.reddit.com/r/MachineLearning/comments/qrbkc7/d_calling_out_the_authors_of_trajformer_paper_for/

本文仅做学术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文。

3D视觉精品课程推荐:

1.面向自动驾驶领域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

2.面向自动驾驶领域的3D点云目标检测全栈学习路线!(单模态+多模态/数据+代码) 3.彻底搞透视觉三维重建:原理剖析、代码讲解、及优化改进 4.国内首个面向工业级实战的点云处理课程 5.激光-视觉-IMU-GPS融合SLAM算法梳理和代码讲解 6.彻底搞懂视觉-惯性SLAM:基于VINS-Fusion正式开课啦 7.彻底搞懂基于LOAM框架的3D激光SLAM: 源码剖析到算法优化 8.彻底剖析室内、室外激光SLAM关键算法原理、代码和实战(cartographer+LOAM +LIO-SAM)

9.从零搭建一套结构光3D重建系统[理论+源码+实践]

10.单目深度估计方法:算法梳理与代码实现

重磅!3DCVer-学术论文写作投稿 交流群已成立

扫码添加小助手微信,可申请加入3D视觉工坊-学术论文写作与投稿 微信交流群,旨在交流顶会、顶刊、SCI、EI等写作与投稿事宜。

同时也可申请加入我们的细分方向交流群,目前主要有3D视觉、CV&深度学习、SLAM、三维重建、点云后处理、自动驾驶、多传感器融合、CV入门、三维测量、VR/AR、3D人脸识别、医疗影像、缺陷检测、行人重识别、目标跟踪、视觉产品落地、视觉竞赛、车牌识别、硬件选型、学术交流、求职交流、ORB-SLAM系列源码交流、深度估计等微信群。

一定要备注:研究方向+学校/公司+昵称,例如:”3D视觉 + 上海交大 + 静静“。请按照格式备注,可快速被通过且邀请进群。原创投稿也请联系。

5812903ce8c4c0eaf6af067b40874729.png

▲长按加微信群或投稿

eaed1c0b69d23449a30ed4b037e44760.png

▲长按关注公众号

3D视觉从入门到精通知识星球:针对3D视觉领域的视频课程(三维重建系列、三维点云系列、结构光系列、手眼标定、相机标定、激光/视觉SLAM、自动驾驶等)、知识点汇总、入门进阶学习路线、最新paper分享、疑问解答五个方面进行深耕,更有各类大厂的算法工程人员进行技术指导。与此同时,星球将联合知名企业发布3D视觉相关算法开发岗位以及项目对接信息,打造成集技术与就业为一体的铁杆粉丝聚集区,近4000星球成员为创造更好的AI世界共同进步,知识星球入口:

学习3D视觉核心技术,扫描查看介绍,3天内无条件退款

6b09df5be33d77ac60e730e0e211b1f4.png

 圈里有高质量教程资料、答疑解惑、助你高效解决问题

觉得有用,麻烦给个赞和在看~ 

关注
打赏
1688896170
查看更多评论

暂无认证

  • 1浏览

    0关注

    114393博文

    0收益

  • 0浏览

    0点赞

    0打赏

    0留言

私信
关注
热门博文
立即登录/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0.1783s